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2022-07-10 17:25: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第 9 课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学习,培养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矛头对准孔教?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教材,完成下列题目。

 一、填空题:

 1、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胡适、

  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其主要撰稿人。

 2、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科学和民主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新文学,反对

  。

 3、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

 者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攻击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也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材料解析题: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项内容? (2)为什么说“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年杂志》、李大钊、鲁迅;

  2、愚昧与专制、新道德、旧道德、旧文学;

 3、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

 (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因为封建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而新文化运动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导致新文化运动中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问题”和“主义”之争 2.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④新文化运动有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3.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后,提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为 A.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缓和政治派系矛盾,鼓励学术研究

  C.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

  D.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4.关于近代前期的维新派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 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中国的富强④促进中国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改造传统的儒家思想

 B.倡导西方思想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C.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

 D.反对思想领域里的尊孔复古 7.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8.下列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B.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D.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9.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10.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猛烈抨击传统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

  B.强调了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 C.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D.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1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主张民主共和

 D.反对尊孔复古 12.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二、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B 5.A 6.B 7.D 8.D 9.D 10.B 11.A 12.B

  第 9 课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主要人物及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历史意义。

 2、联系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培养分析能力。

 重难点: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预习导学:

 1、新文化运动兴起于_______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______”和“______”两面大旗,以《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2、1915 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__________》。

 3、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论文,歌颂十月革命。

 4 、 前 期 的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以 宣 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 主 ,后 期 的 新 文 化 运 动 以 宣 传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___运动,为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7 、 新 文 化 运 动 前 的 局 限 性 , 主 要 表 现 在 ① 没 有 同 _____________ 相 结 合 ② 对 西 方 文 化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与探究:

 (一)《新青年》的创办 1、想一想,读了这小节后自己了解哪些主要知识。

 2、沿着这个线索“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议一议动脑筋题。

 (二)新文化运动的曙光 1、想一想这节的重点知识有哪些? 2、接着上面的线索继续说“发展——历史意义”。

 课堂练习与巩固:

 一、选择题 1、为实现独裁和专制,袁世凯颁布了(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2、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4、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

 材料上“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是哪些人物?他们以什么为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第 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 学 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学法指导:

 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 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

 。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年

  ;代表人物:

 、

 、

  、

  。旗帜

 和

 ;阵地:

  。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

  ;

  ;

  ;

 。

 仔细阅读第二个子目的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 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

 2、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

 3、 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合作交流】

 要求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一对一讨论,疑难问题向其他同学请教,注意总结方法和技巧。

 1、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讨论回答)

 【质疑反馈】

 各小组收集问题提交教师,教师选出代表性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

 【巩固知识】

 小组内自查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

 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①民主 ②平等 ③博爱 ④自由 ⑤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3.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连续发表了(

 )

 A.《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B. 《庶民的胜利》和《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走艘议》和《孔子与宪法》

  D.《警告青年》和《狂人日记》 4.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

 A.李大钊

  B.鲁迅

  C.段祺瑞

  D.黎元洪 5.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文学革命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6.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7.新文化运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 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B. 新文化运动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 D. 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9.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

 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2)请归纳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分别对应的事件?

  (3)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导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史实理解其意义。

 2.从问题入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通过探究学习,知道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认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 ●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学法指导 1.本课可以问题入手,充分运用图表等历史材料等途径,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2.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图片史料的方法、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等,已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建议在教学相应环节中,设计如“观察图片史料分为几步”等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步骤,以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第 54—57 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然后检测学习效果,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下思考题:

 一、五四爱国运动 1、 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

 2、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

  年,地点是

  ,后转移到

 。

 3、 五四爱国运动的前期的主力是

 ,后期的主力是

 。

 4、五四运动中,在北京

  、

 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5、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是

  、

 、

  。

 6、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

  的反对

 和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革命的开始。

 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 5、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

 6、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

  ,地点最初是在

 ,后转移到

 举行。

 7、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

  、

  、

 等 13 人,

 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8、中共一大中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

  ,

  ,

 。

 9、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10、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11、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

 12、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

  的利益,还代表着

  的利益;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了。

 合作交流:要求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一对一讨论,疑难问题向其他同学请教,注意总结方法和技巧。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五四精神包括哪些内容?五四精神对我们的现代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我们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3、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讨论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有何联系? 质疑反馈:各小组收集问题提交教师,教师选出代表性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

 巩固知识:小组内自查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自列学习提纲准备展示。

 当堂检测:

 1.张研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义 2.口号是在特定背景下针对特定问题出现的,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自强”“求富”

 3.下列传单中,集中体现五四运动反帝爱国斗争精神的是 A.“中国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B.“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五四爱国运动 5.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某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共“一大”的地址,应当去 A.南昌 B.遵义 C.上海

 D.延安 6.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北伐战争 7.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 )

 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卖国贼 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工人罢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材料分析题 1、 材料一:1919 年 5 月 3 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 (3)国贼指谁?

 (4)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有谁? (5)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 (6)材料二这些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最终任务是什么? (7)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 (8)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10、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1)这是什么运动的传单? (2)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表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11、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1919 年一战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请回答:(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第 11 课 北伐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战场、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法指导:

 1、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课,结合教师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知识点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

  和

 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任校长,共产党人

 曾任政治部主任。

 2、黄埔军校培养了

 ,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 1、

 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

  ,

 。

 2、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三个军阀。

  任总司令,主要战场是

  、

  。

 3、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猛攻武昌城,北伐军登上武昌城,

  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了。

 4、

  、

  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5、

  年

  月,在

  成立“国民政府”。

 二、合作与探究:

 1、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有什么历史贡献?

 2、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

 三、反馈质疑:

 (学生对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在课堂上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问题。

 五、展示提升:

 (一)、选择题:

 1、黄埔军校创办于(

 )

  、1912 年

  、1917 年

 、1922 年

 、1924 年

  2、下列不属于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对象的是(

 )

  、吴佩孚

 、孙传芳

 、袁世凯

 、张作霖 3、北伐过程中,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在这里消灭的军队是(

  )

 A、吴佩孚

  B 、孙传芳

 C、袁世凯

 D 、张作霖 4、叶挺领导的独立团隶属于(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D 、国民党第四军 5、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

 A、汀泗桥战役之后

  B 、贺胜桥战役之后

 C、武昌战役之后

 D 、南昌战役之后 6、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是由于(

  )

 A、北伐战争失败

  B 、北伐军阀的进攻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D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背叛革命 ( 二) 、

 材料解析题 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以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北伐宣言》 1、 材料中“本党”指什么党?

 2、 根据材料指出北伐的目的。

 3、 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是如何发展的?

 六、拓展延伸:

 讲故事:搜集材料,讲一讲北伐战争的故事,在班级和小组交流。

 第 第 12 课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是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典范,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0 分钟)(自学课文,注意在课本上勾划要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基本思路:

 ◇南昌起义的来龙去脉: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湘南 ◇秋收收起义的经过:湘赣边界三路进攻长沙—授挫—文家市—三湾---井冈山 1、南昌起义的时间

 ,导人是

  2、革命军占领南昌后,准备南下

  ,起义失败后,

 、

 领导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

  。

 3、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阅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一目,回答)

 4、秋收起义的时间

  ,地点

  。领导人

 。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

  。

 5、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建立者

  。

 6、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

 ,会师的队伍是

  、

  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

 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

 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

  、

  、

 的开始。

 二、合作交流 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提示:探究分析。从井冈山的地势、敌人的力量、群众支持革命的情况,革命物资的储备等方面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资料,来探究毛泽东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斗争?

 3、阅读 P55 红军歌谣:思考①你从歌谣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②这首歌谣反映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③我们应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4、请结合本课所学内容,以你们小组擅长和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对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解。(方式多样,如列表、对联、小品、歌曲、小诗、小短文、快板、舞蹈)

 三、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 分钟)

 四、质疑问难,想想看还有什么没弄清楚提出来让大伙帮忙?(2 分钟,师补充归纳)

 五、当堂检测(5 分钟

 独立完成)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白色起义 2、下列人物中没有领导南昌起义的是(

 )

 A、周恩来

  B、叶挺

 C、贺龙

 D、毛泽东 3、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4、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革命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是(

 )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把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5、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A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B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三湾改编后的工农红军

  D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6、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你能准确写出它们发生的时间吗? (2)八一历史到 2009 年有多长? (3)“南昌打响第一枪”的领导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4)上述历史事件有怎样重大的意义呢?

 第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2.从课文和插图中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培养读图能力 【重点难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 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多(领导人多,参与长征的军队多),时间长,经历艰辛复杂,在 一节课内学生很难理清其线索。

 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开题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分析胜利和失败的原因 2、 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本课要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到重要的地名,了解发生在那里的历史事件。

 3、 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4、 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欣赏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写的其他诗词,观看反应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的原因:

  年

 月,蒋介石调集 50 万军队,对

  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奋战一年,最后进行战略转移。

 2、

  年

  月,党中央和 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

 前进。

 3、遵义会议:

  (1)时间:

 。

  (2)内容:

  (3)历史意义:

 4、长征路线:

 四渡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

 ——飞夺

  ——翻过

  ——通过

 ——进入

 。

 5、两次会师:

 年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

 会师;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宣告结束。

 6、历史意义:

  。

 二、合作与探究:

 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失误中中国共产党时如何解决的?对此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

  2、请说出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取得长征的胜利靠的是长征精神,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三、课堂小结: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自己列出学习提纲展示。

 【达标测试】

 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属于在这一“征途”中召开的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遵义会议,从事实上被确立了谁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这次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神”,。据此完成 5-7 题。

 5.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

 B 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 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

 D 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6.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下列的精神中,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①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 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课后拓展: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以及有关材料,请写一篇以长征精神为题的小论文。

 课型

  新课型

 执笔人

 授课人

 第 14 课 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严重后果;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预习导学:(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一:九一八事变 1.

 年 9 月 18 日夜,日军有预谋地制造

 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

  ,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令

  政策,结果东北三省很快沦陷。

 3.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派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

  抗战开始。

 二、西安事变 4.为了

  ,1936 年 12 月 12 日,

 、

 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

  ”。

 5、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

  出发,主张

  西安事变,并派

  等到西安调停,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合作探究:

 1、“动脑筋”: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2、P71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分析讨论: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结果怎样? 当堂检测:

 大家共同完成以下题目:

 1.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

 A.1930 年

  B.1931 年

 C.1932 年

 D.1933 年 2.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就占领了中国(

  )

 A.西南三省

 B.西北五省

  C.华北五省

  D.东北三省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双方的关系

 B.打击国民党内部亲日派 C.联合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

 D.为了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4.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日本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

 5.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往西安谈判的代表是(

  )

 A、毛泽东

  B、 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 尝试完成以下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埃德加·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如能完成以下任务,你将更精彩:

  “活动与探究”(第 73 页):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


推荐访问:新文化运动 学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