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位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位

2022-05-27 19:1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和实践主题,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关乎这一总目标能否实现以及改革成效如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和纵深发展来把握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符合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方位和实践逻辑。通过不断探索新时期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现实推进路径,并丰富其内在的形式,才能进一步优化结构,在整体性和有效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使三者有机结合。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改革意志稳妥有序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党的十九大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改革发展凝魂聚气、导航把脉。

[关键词]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7)05-0029-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7.05.006

习近平在主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时指出:“我们坚持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统筹谋划改革任务,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保障党和政府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执行力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拨亂反正中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之路,从发展民主政治到建设法治国家再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逐步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 ]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而明确的中国政治发展方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因此,更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国防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因此,更要注重有效性和全局性。只有与时俱进地改善党的领导、千方百计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深入持续地推进依法治国,才是化解以往改革积累的矛盾、提升改革效力的实然性之举,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多层次化,利益格局有了新的变化,权力分配更加复杂,党的领导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具体从理论学习创新、权限划分和思想文化建设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砥柱中流、统筹全局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提高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政治领导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关键所在,邓小平曾指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4 ]提高党的理论创新水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的迫切需要。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和运用正确的理论方针、路线策略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在不断深化,现代化建设在同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时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与时俱进,提高理论创新能力,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同时,还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和推动具体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创新。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 [5 ]通过创新党的执政理论,才能积极动员、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奋斗,把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目标。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党更要保持政治敏感性,以理论创新提高党的号召力,占领国际理念制高点,保证正确的政治导向,完善和创新党的政治领导。

(二)明确党组织的权限划分,改善党的组织领导

党的领导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但并不是包揽一切,党政不分。党的组织领导是指党员干部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主要表现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上。党在军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和农村都建立了广泛的党组织,各级党组织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长期以来,在党的组织领导中就存在着以党干政、以党代政的现象,党组织管的过多,没有明确自己的权限,管了一些本属于政府和企业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政府充分履行职责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党的十二大报告就曾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于干部的选拔、分配、考核和监督,不应当等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行政工作和生产指挥。党不应当包办代替它们的工作。只有这样,党才能保证政府和企业独立地、有效地进行工作。” [6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优化党的组织领导,深化和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改善党的组织领导更要充分发挥中共中央全会以及地方代表大会的作用,广泛征求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提高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明确定位、明晰党的职责和权限,建设服务性政党。同时要趋时更新、促进领导体制改革、健全党的领导方式,才能真正协调各方,提高党的组织领导能力。

(三)推进党的指导思想大众化,夯实党的思想领导

党的思想领导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深化改革起着凝魂聚气的作用。习近平指出:“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7 ]思想领导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同时,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把党的思想理论大众化,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活跃丰富,要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共识,就必须夯实党的思想领导,把党的指导思想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普及,使其广泛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具体而言,首先应增强经典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多引用现实事例来解释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还要拓展党的思想理论相关著作的阅读方式,例如:提供与纸质版对应的正版网络电子文档。最后,还要降低阅读成本,最好免费向学者、政要以及普通百姓等提供党的思想理论著作。另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媒介弘扬党的精神,宣传党的思想,使之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汇聚成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为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二、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府官员从“管理者”逐渐转换为“服务者”,公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是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及时有效地反映诉求的政治愿望。习近平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保障、社会管理的共享共治以及改革发展的利民惠民,使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充分突显。人民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为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激发活力,增添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9 ]

(一)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的比例,充分体现基层群众的意志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的根本。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首先就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的比例,关心基层群众的疾苦,倾听基层群众的民意。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对基层群众要“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10 ]而在一些基层部门和偏远落后的地区,一些领导干部权力意识强烈,独断专行,不尊重民意,使得一些政府决策和政策的制定实施没有体现人民意志。这些行为轻则损害人民群众的权益,重则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紧张。在中国,基层群众在人口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农民和普通工人又占据多数。只有提高基层工人、农民以及知识分子代表的比例,密切代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增进代表与民众的互动,“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1 ],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维护基层群众的权益。尤其是针对那些涉及到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存发展问题的公共政策的出台,必须召开听证会,听取广泛的声音,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充分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广泛性。

(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实现社会管理的更加科学有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管理和监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12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果人民在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中没有行使权利、无所作为,人民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党和政府要不断创新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和形式。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把社会管理事务的信息通過各种渠道全方位公开,尤其是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然后,建立信息反馈平台,让人民群众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管理社会事务建言献策。其次,政府部门要敢于简政放权,各级党委要密切联系群众,领导好、组织好人民群众共治共管,发挥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作用。最后,要拓展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完善信访制度,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设立热线电话,尤其是要充分运用网络监督、舆论监督,增强人民群众监督的实效性,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三)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大力解决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就要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日益明显,贫富差距加大。房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就业紧张是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着普遍的生活压力。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缓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压力,使之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在充分保障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因此,民生与人民当家作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解决民生问题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现实要求,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3 ],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就会落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根本所在。

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纵深发展

法治始终贯穿于深化改革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领域,是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进的基本保障。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强法治建设,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法治轨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新境界,突出地体现在依法执政和依规治党的严格性、司法权力运行的公正性、法治文化培育的普遍性等方面。要建成法治中国还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每个公民齐心协力,形成协同效应。

(一)完善法治的程序和規范,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要建成法治中国,首先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习近平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5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建成法治中国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强化法治意识,完善科学民主的法治程序和普遍遵守的法治规范,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建成法治国家要从政府入手,转变政府的执政方式和理念,破除权大于法的难题,让权力的配置和行使更加合理规范,让每位官员的行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而不是肆意妄为,凌驾于法律之上。通过政府机关的依法执政,严格执法,才能厉行法治,改变社会不良风貌,形成共建共管、相互监督的法治格局,减少行政违法或执法不公导致社会不公,损害公民的权益。使每个公民尊崇法治、坚守法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司法公正

司法权力的运行是建成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司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确保廉洁司法、高效司法、公正司法。司法权力的运行和配置应独立具体又相互配合、彼此制约。首先,要坚决避免任何部门或个人凭借权力、威信干扰案件的审理和裁判,导致司法不公。其次,要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机关准确公正地执行法律。不仅要主动接受党和人代大表的监督,还要拓展渠道,通过媒体接受舆论监督、公民监督。司法公正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公正,党和政府的形象。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服刑近十载,涉嫌强奸杀人案的张氏叔侄被宣告无罪;涉嫌故意杀人案而被羁押十余年的河南农民李怀亮无罪释放;涉嫌制造福清市纪委爆炸案的陈科云等五人被关押十二年后重获自由……这些冤假错案从侧面反映了司法机制还需要不断健全。“法治在以‘法’的强制力作为统治和治理方式的执行过程中,不仅确立了自身的权威,而且在具体实施中让人们形成崇尚法治的文化实践。” [16 ]在司法权力的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既要坚决打击犯罪分子,也要保障人权,严禁刑讯逼供,严格要求法官、检察官、办案警察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减少冤假错案,保证司法权力透明公开、独立公正的运行,坚决捍卫法治的权威。

(三)创新法制宣传教育途径,增强法治权威

人民群众是建成法治中国的推动力量。建成法治中国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要加快建成法治中国就要加强法制宣传、法制教育,让人民群众知法、懂法,才会用法、守法,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 [17 ]法治建设必须广集民智,尤其要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关注和愿望,在立法、执法过程中体现广大群众的共同意愿,增强法治的权威性。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法治观念,让每个公民意识到法治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其次,法制宣传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运用消费者权益日、法制宣传日等,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建设的新进展、新思路。最后,不仅要大力开展法治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还要运用好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载体,宣传法治建设的成果,对一些重大案件的审理进行及时通报。让领导干部、广大群众树立法治信仰、深化法治理念,严格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结语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进程中深入贯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家有机统一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略。使得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抓手得力、方向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艰”与“险”增多,改革的阻力越大,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发凸显。“要继续高举改革旗帜,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定改革定力,增强改革勇气。” [18 ]在总结十八大以来改革新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才能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改革上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改革的主动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扩大人民的参与,使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活力喷涌,破除改革阻力的决心和意志坚如磐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18]加强领导总结经验运用规律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N].人民日报,2017-08-30(01).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1-13(01).

[3][5][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0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02).

[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17-10-19(01).

[11]姜雅静,刘彤.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本的控制策略研究[J].湖湘论坛,2015(04):37-41.

[12][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16]孙绍勇,陈锡喜. 法治文化的动态生成及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J].河南社会科学,2017(06):102-106.

[17]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深化 点位 关键 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