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Quest的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基于WebQuest的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

2022-05-21 10:0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基于WebQuest的网络探究式学习活动,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国内外WebQuest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数字影像技术》课程,运用行动研究、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WebQuest教学网站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基于WebQuest的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并促进WebQuest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WebQuest,行动研究,问卷调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7)05—0078—03

一、概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WebQuest模式是1995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伯尼•道治(Bernie Dodge)和汤姆•玛蒂(Tom March)开发的。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前甚至还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中文译名,从字面上看,Web是网络的意思,Quset是寻求的意思,我们可以把WebQuest看做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目前,全球已有数以万计的教师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了实践。在圣迭戈州立大学网站(http://edweb.sdsu.edu/),可以找到大批优秀课例和培训资料,从小学3年级直到大学预科,学科涵盖了科学、技术、数学、艺术与音乐、商业与经济、英语与语言、卫生与健康、社会研究、生活技艺等。此外,万维网上还有许多其他的WebQuest网站和课例“橱窗”[1]。

自上世纪90年代WebQuest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引起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强烈关注,现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前沿课题。但基于WebQuest的教学效果的研究目前却基本上还没有,笔者就本论题进行提炼,以“WebQuestt+教学效果”为关键词分别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互联网搜索网站检索,都没发现相关的文献。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教学发生重大变革之际,WebQuest作为一种经典信息化学习模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WebQuest将和其他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一起成为未来新兴教学模式的主流。那么,将WebQuest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研究其教学效果,对WebQuest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将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过程中,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设计制作基于WebQuest的专题学习网站(这里不作叙述,网站http://202.116.42.138/szyx),将之应用到大学课程《数码影像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再运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WebQuest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基于WebQuest 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

(一)总体实施方案

本次行动研究面向华南师大摄影系本科04级学生,班级共有34人,分为6个小组进行协作探究学习。课程历时18周,完成6个WebQuest专题的教学内容。本次行动研究针对第一、第二WebQuest专题进行两轮试验,通过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发现问题、行反思,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本次行动研究历时6周(2006年3月15日~4月19日),每个试验的周期为3周。教学试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室,教师机、学生机均为接入网络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师机还可实现对学生机的管理,可进行教学广播和资源共享等。教学资源来自课程教材《数字影像技术》、课程教学网站,以及大量的网络资源。

本次行动研究人员组成包括由研究者、任课教师和学生。其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如下:(1)研究者,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也是观察者;(2)任课教师与学生,行动的实践者和参与性观察者;(3)任课教师,作为专家提供意见和咨询[2]。

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未曾参与过WebQuest学习,或者不太了解WebQuest,但都具有一定的网络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方面。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协作学习?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缺乏经验,而这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明显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必须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认识。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

1、计划

本次行动研究的观察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课程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表现;(2)课程各教学模块中教师的行为表现。学生是主要的被观察对象,而教师的位置也不容忽视,因为大部分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和反思,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2、行动

将WebQuest教学网站应用到课程的教学中,与教师、学生一同行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参与及交往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协作学习中学生的行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行为、学生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时的行为等各方面。

3、观察

观察者以参与活动的角色进行行动研究,不明显暴露身份,在参与活动以及在互相交往活动中进行观察。观察对象为任课教师和学生,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协作学习中学生的行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行为、学生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时的行为等。通过3周的课堂观察发现如下问题:

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甚理解,处于模糊状态;

②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较为单调,不够生动。表现在课堂的氛围不够积极,师生互动较少;

③学习小组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管理。表现在组长的作用不明显,组员间的交流讨论强度小、频率低,小组合作少;

④评价表的设计不够合理。表现在评价表的指引不清晰,学生对评价存在疑问和不同看法;

⑤WebQuest情景模块的设置不够贴近学生实际。表现在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4、 反思

通过参与式的课堂观察,发现本轮教学实验能基本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但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没有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比如WebQuest情景和资源的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小组的管理和协作、师生的交流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根源,初次运用WebQuest进行课堂教学有密切相关。教师初次进行WebQuest教学的探索,缺乏相关的经验;与学生首次接触WebQuest,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对于小组协作的网络探究学习也未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WebQuest教学网站的内容设计也存在不足。

总结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原定计划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修改措施:(1)根据教学评价的需求,重新设计学习评价表;(2)在分析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学习情景,并让情景的导入方式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3)在师生之间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进行有效的交流;(4)让学生熟悉BlackBloard教学平台,学习更好地运用网络进行协作学习。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

1、计划

经过第一轮WebQuest教学实验,教师与学生都对WebQuest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网络学习经验,这对于新一轮的教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对第一轮行动研究进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对行动研究计划进行修改,并将改进措施应用到新二轮的教学实验中。观察者继续以参与活动的身份,进一步观察课程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课程各教学模块中教师的行为表现,特别观察学生、教师在第二轮教学实验中行为表现的不同。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在第一轮行动研究提出的改进措施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观察其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并继续观察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2、行动

将重新设计了学习情景、学习评价的WebQuest教学网站应用到课程的教学中,与教师、学生一同行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参与及交往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协作学习中学生的行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行为、学生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时的行为等各方面,并比较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相对于上一轮行动研究的异同。

3、观察

以参与观察者的角色进行行动研究,不明显暴露身份,而以参与活动为重心,在参与活动以及在互相交往活动中进行观察。观察对象为任课教师和学生,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协作学习中学生的行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行为、学生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时的行为等。通过3周的课堂观察发现如下问题:

①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较好,但师生的课堂互动仍然不足;

②小组的管理走上轨道,组长的作用得到体现;但是小组协作的效率较低、效果不明显,而且协作局限于网络;

③WebQuest的资源模块内容偏少,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需求;

④学生能清楚地根据评价表的指引,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的各项指标能较好符合教学评价的需求;

⑤小组在汇报答辩过程中没有规范的组织,表现在汇报由教师组织,而小组的概念没有得到体现。

⑥学生在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探究时积极性不够,表现在学习不够主动,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

4、反思

第二轮教学实验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有较大进步,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习资源不足,课堂教学互动不足,小组协作效率低、效果不明显,学生自主学习不主动,教师的指导不够等问题。

总结和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验中:(1)分析课程内容补充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求;(2)加强小组的管理和建设,实现小组协作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3)加强师生交流,特别是课外交流;(4)教师参与和指导小组活动,提高小组协作的效率和效果;(5)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行动研究总结

在两轮教学实验的行动研究中,笔者以参与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将之应用到下一轮的教学实验中,再进一步进行观察总结。

本次两轮行动研究都较为顺利,也取得一定的成果。计划能按步骤实施,不断发现不足,并适时修改,也能在观察之后及时反思,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三、基于WebQuest的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的设计和实施[4]

面向学生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课程试验班的全体学生,即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摄影系04级的学生,共34人,调查时间为2006年5月19日,调查内容为基于WebQuest教学网站的《数字影像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1、 问卷的设计

(1)建立假设,确定变量及其变数

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其相应的变数。

自变量:基于WebQuest的教学模式

相应变数:A、WebQuest教学网站(情景、任务、资源、过程、评价、总结)

B、协作学习模式

C、自主学习模式

D、评价模式

因变量:教学效果

相应变数:A、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运用)。

B、技能:交流、讨论、合作的能力;上BlackBoard的频率、时长,及所做的事情(浏览、发帖、参与讨论、共享资源等);网络学习的能力;资源学习的能力;演讲答辩的能力;分析能力(通过评价和自我评价所获得);创造能力。

C、情感:学习兴趣;对WebQuest教学网站的态度;对协作学习的态度;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对评价方式的态度。

(2)设计问题语句

根据确定的变量和变数,进行问题语句的设计。本问卷把变量以问题的形式表达,把有关的变数作为限制性答案以枚举的形式来表达。问题与答案的表述方式主要采用选择式并结合问答式的方式。在问题的表述中,尽量做到用词通俗、准确、简短,不使用倾向性或摸棱两可的用语,客观具体地提出问题,让被试者坦率做出真实的回答。

在设计好表述问题的语句之后,进行问题的排列组合。依据WebQuest教学网站的模块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问题的排列组合,相同主题的问题组合到一起,按照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进行排列。

2、 问卷的实施和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在课堂上实施,面向教学实验班的所有学生,共发出问卷34份,回收问卷34份,有效问卷33份,有效率97%。问卷回收之后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基于问卷的教学效果分析[5]

1、通过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经调查,87.6%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WebQuest教学。通过WebQuest教学,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内容,70.5%能基本掌握,25.5%能理解和掌握大部分的知识,他们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实践任务中。

2、通过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网络资源对他们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帮助,27.3%表示帮助很大,65.5%表示帮助较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形成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习惯,他们以每2~3天、每4~5天、每周不等的频率登录BlackBoard教学平台,进行内容浏览、作业上交、发帖、参与讨论、共享资源等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学习活动,有71.5%的学生表示网络学习能力得到较大和很大提高。

3、通过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学生培养了协作学习的习惯

经调查,76.7%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用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本课程的学习中,12.1%的学生经常与人协作,27.3%的学生较多与人进行协作,48.5%的学生处于一般水平。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63.6%的学生愿意采取与同学交流、获取思路的方法,36.4%愿意与组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形成协作学习的习惯。

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经调查,42.4%的学生能基本完成任务,42.4%的学生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还有15.2%的学生能完成任务并进行创新思维。

4、通过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学生培养了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的意识

喜欢自主学习,并认为它能得到好的结果,这个意见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占据了73.6%的比例。据调查,97%的学生认为资源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好方式。通过资源学习,学生培养了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的意识。

5、通过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学生提高了思考水平

学生认为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是一种好的评价方法,这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占了74.5%的比例。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74.5%的被调查者认为能从各方面深入地思考问题,逐渐培养了高水平的思考能力。

6、在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对于实践任务的指导作用是重要的,其中有60.1%的被调查者明确指出其重要性,但当他们面对 “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原因”的问题时,有35.5%的人指出教师的指导不够。

四、研究结论和教学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行动研究的观察、反思,并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笔者对基于WebQuest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6]

1、通过WebQuest教学, 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能得到提高。

WebQuest是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对实践任务的探究、对小组的协作学习都基于网络来进行,通过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学生逐渐适应网络学习的方式,能将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内容的学习、实践任务的探究结合起来,在学习中逐步提高网络学习的能力。

2、通过WebQuest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的意识。

WebQuest为探究实践学习创设了多样的学习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地选择有效的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特定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协作学习。同时在完成阶段性实践任务的时候,及时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组织评价和交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实践的兴趣。

3、通过WebQuest教学,可促使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考。

基于WebQuest的教学,是在高度集合化的学习资源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在广泛的学习空间里,需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转化等加工处理,才能得出有效的素材,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成创新学习。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4、通过WebQuest教学,使学生培养了协作学习的习惯。

协作学习是WebQuest教学的一种重要探究方式。教师会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多次有组织的协作学习之后,学生有可能培养协作学习的习惯。而在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中,学生不仅参与有组织的协作学习,当他们进行个人的自主探究学习,或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都采取与同学交流、与组员合作的方式,获取思路,共同解决问题,并完成创新学习。

5、通过WebQuest教学,促使教育观念发生改变。

本课程的WebQuest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它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而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学习者思维的开启者。教师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处于平等的会话关系,师生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模式。

(二)教学建议

通过行动研究的观察、反思,和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笔者对基于WebQuest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7]

1、加强教师的指导力度

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讲授课堂转化为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成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加迫切的需要教师的指导。

2、WebQuest教学网站应当不断完善

WebQuest教学网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平台,它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修改,由任课教师参与完善。

WebQuest情景模块的设置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富于启发性,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清晰、难度适中,学习过程的指引要清晰,学习评价要合理,学习资源要丰富等等;WebQuest各个模块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实际需求进行修改,使其逐渐接近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

3、加强师生的交流

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理论性较强课程知识内容,不愿意主动参与。而教师的课堂讲授不够生动,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互动少,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认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过多依赖网络,而基于网络的交流也不够积极,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学生建议应该从网络、课堂、课余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反馈的即时度,确保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4、丰富资源,结合课堂进行教学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资源不够丰富,有用的资源较少,或者资源脱离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从而对其使用的目的性不强。

学生建议要丰富资源,根据课程的需要增加有用的资源,提供最新资讯的更新。同时学生认为对于学习资源的使用有必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最好能结合课堂教学。

5、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对小组的协作学习不够满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协作不积极,对网络平台运用不充分,小组合作少,交流讨论频率低,小组协作局限于网络等问题。

针对小组协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对小组进行规范管理,在协作活动中突显组长的作用;教师更多参与和指导小组活动,提高小组协作的效率和质量;扩展小组的协作空间,从局限于网络到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协作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天蓉. WebQuest教学设计之探究[DB/OL]. /x_lx_web_sheji.htm

[2] 李克东.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繁华. 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4]:22-24.

[4]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张进良,张克敏.大学生ICT技能的调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6,[4]:20-25.

[6] 奚晓霞,罗会棣.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2):41-43.

[7] 曾艳,叶力汉.一个基于WebQuest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8]:12-15.


推荐访问:教学效果 课程 研究 WebQues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