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屏油茶种植与气候关联性以及苗期的技术管理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浅析玉屏油茶种植与气候关联性以及苗期的技术管理

2022-03-28 09:55:50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 玉屏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据今已500有余年,它是玉屏重要的林业资源和地方特色传统优势产业。1958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表彰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玉屏为“中国油茶之乡”[1]。 为打造好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名片,作者根据《玉屏县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2013—2017年)》的精神,为玉屏油茶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其气候资源,对油茶种植核心区,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长适应性,开展气候区划与论证的“直通式”气象服务,为玉屏大力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油茶品质和产量,科学选育良种,以及改造低产油茶林,全面建设和提升新型的现代高效油茶产业农业示范园区品位,寻找油茶生长与气候的关联性、规律性提供技术支持。因此,积极开展油茶产业“直通式”气象服务,是现代气象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油茶种植与气候 苗期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294-01

引言

玉屏盛产油茶,现有油茶林20余万亩,其中,人工栽培的百年古茶林约占总油茶林面积的30-40%,它是当地百姓生活主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油茶全身都是宝,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光等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从油茶中提炼而成的纯天然食用植物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高于橄榄油,而且还富含胡萝卜素和其它抗氧化成分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和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防治高血压等作用[2]。此外,油茶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和集食用油料、美化环境、园林观赏价值于一身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物种[3]。长期以来,油茶一直都是玉屏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舌尖上的安全,油茶产业的发展,它对全面实现国家食用油安全发展战略,做足“中国油茶之乡”历史名片品牌效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适宜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

油茶,又名“茶子树”,是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和喜酸性的食用油料植物,是一种喜温润气候的树种,适宜在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油茶生长生育周期较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一年的时间,花期少阴雨,年平均温度15-21℃, 1月平均气温≥0℃,盛花期平均气温≥12 ℃,极端气温在许可范围内,≥10℃的年活动积温5000℃以上;常态下,油茶的生殖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明显,降水量1000-25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85%,光照时间长,日照总时数在1000 h以上

二、玉屏气候与油茶生长关联性分析

玉屏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交界,铜仁市管辖,即北纬27°08′至27°31′,东经108°34′至109°9′之间,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400米至60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严寒酷暑灾害天气不常现,盛夏多伏旱,热量充足,降水日数多雨量丰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等; 蒸发量较小,气温日较差大;春冬季多阴雨,倒春寒,低温冷害和凝冻天气时有发生,伏旱严重,固有三年两旱,十年一大旱的说法;秋季多绵雨,大雾日数多等特征。

油茶具有喜温热性生物学特征的植物,生长生育期年平均温度15-21℃,各生长生育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很明显,能抗40℃的高温和-10℃的低温;冬季月平均气温≥0℃,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无霜期日数≥260Td,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200-2000h。耐旱,怕渍涝。经过对玉屏历年来的气候观测资料统计与研究分析,它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地形的气候过渡地带,常受高原大气环流的下沉气流或风的气候影响,在基本相同经纬度上,它却出现了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蒸发量较小,气温日较差大,秋季多绵雨,大雾日数多等独特的气候特点,从表中,对其数据研究后不难发现,油茶生长生育期的生物学气候因子与当地所观测到的的主要气候要素值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油茶生殖生长期与玉屏主要气候因子有相关性,玉屏大面积历史悠久的油茶种植,不仅是有良好的土质和多山地缓坡地形地貌,以及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外,还与当地的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并且特征性明显,根据油茶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研究分析,玉屏气候极为有利和适宜油茶种植与生殖生长。

玉屏主要气候因子与油茶生物学相关气候因子值对照

三、油茶种植条件与苗期技术管理

1.油茶生长土壤条件

油茶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特点,它适宜生长于地势开阔的低山或高山下部的丘陵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壤土中生长,pH值在5-6.5的红(黄)壤土之间,其生长状态最佳。

2.适宜油茶种植区地形与气候条件

油茶适宜于海拔<250m,坡度<30度的荒山坡地,光照充足、降水充沛,≥10℃年活动积温5000℃,极端最低气温≥-10℃,降水量≥1000mm,且生产管理方便,种植成本低和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不适宜油茶生产发展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区域,海拔>200m,≥10℃年活动积温<5000℃,极端最低气温≤-13℃,降水量<1000mm;坡度>50度的高山,沙滩、湖泊等区域。玉屏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地形的过渡地带,海拨多在400-600 m之间,最高950m,最低315m,根据上述地理地形分析,玉屏相对海拔均≤350m,属平坝、多丘陵、山区兼有平地的地形[4],如无丘陵山区高山林地坡度陡度差异,玉屏所有国土均可种植油茶,故有“中国油茶之乡”之美名!油茶已成为玉屏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3.油茶种植地选择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油茶种植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开阔的丘陵山地,或高山下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的缓坡地带;同时油茶又是一种喜光喜温,喜酸性树种植物,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在自然环境下,有铁芒箕、野生茶树、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乌饭树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它们对土壤的pH值有指示性作用,忌在碱性重的土壤地上种植油茶。

4油茶种植方法

油茶种植地可采用全垦,人工梯田,洞穴三种方法。凡坡度<10度的荒山荒地,全垦(或洞穴)种植均可;坡度>10<50度的丘陵山地可以采用人工梯田或洞穴进行油茶种植;坡度>50度的山地必须采用洞穴方法种植。

四、油茶苗期培育与管理

1.油茶苗床地选择

根据油茶生长特性,苗床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性好、PH值5-6.5的微酸土地育苗为宜,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选择;整地方法,将育苗的地块施足基肥,灌好底墒后,筑成1.2m宽畦地,长度自然,畦两侧沟深20-30㎝,沟底宽30-40cm,排水顺畅。

2.油茶种苗培育

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油茶的长势和产量,种苗培育方法有:一是种子优选法,经过对油茶生长期观察,优选树形好、颗粒大、无病虫害、产量高10年生以上的成熟果实,直接播种育苗;二是扦插育苗法;根据苗床地选择要求,将10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结果多的优良单株春梢进行扦插育苗作为种苗选择;三是嫁接育苗法:根据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应性条件,种苗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大、产量高,丰产10年生以上的油茶树枝条做接穗,砧木可采用白花油茶或红花油茶实生苗或桔壳,枝接或芽接均可,嫁接苗发嫩芽后,应有防遮阳和防涝措施。

3.油茶苗木移栽技术

油茶树苗移栽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枝或嫩芽经嫁接成活后的一类、二类苗;树苗的质量直接影响成活率,移栽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的阴或小雨天气,随起即栽,移栽时将已整理的地块挖好洞穴,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二年生长树苗浆根后再进行移栽,定植时按以下步骤,将移栽苗摆正放入穴内、回土、轻提、压实、浇上定根水,嫁接苗的砧木处与地面高度平齐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生根粉浆根或用营养袋二次育苗移栽,此方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4.油茶种植密度

根据油茶种植特点,密度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平缓的适当稀些,徒陡的可密些,纵横株间可采用错位排列进行移栽,原则上亩栽60-80株,株行距3×3.5m;另外,林间可适度套种果树等经济作物。

5.油茶苗期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强化培育壮苗措施,种植后每年除草或抚育2次以上,第1次在5月份前后,第2次在8-9月,冬前施越冬肥。加快树冠成形培育,修剪成形,幼龄树开花应摘除,树冠以自然開心形为上的丰产树冠。

油茶幼树成活后,应浇水保苗。5月中下旬后,气温逐渐升高,嫁接苗将会长出大量的新根,小芽萌发需要大量的养份供给;对于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为此,要根据油茶树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施肥,针对幼树以氮肥为主,坚持薄施粪水或尿素,配合磷钾肥;成年树春季以氮肥为主,夏秋以磷钾肥为主,冬季施用磷钾肥。施肥量应根据油茶的树龄或需保果肥而定。油茶结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成年油茶管理技术略述……

五、结语

油茶一般5年候就有收成,受益可在百年以上,而且油茶管理粗放,投入少,生产成本低,易被群众所接受,速生林后,正常情况下,亩产茶油一般均在15至25kg,好的30-40kg以上,同时,还可根据油茶林的间距和遮蔽度情况,套种其它经济作物, 经济效益则不可小视;当然就目前的油茶种植与发展情况而言,油茶生产方式普遍简单,基本上还是采用“人种天养”的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生产管理方式,技术含量不高,有茶林老龄化严重,产量提升缓慢,油茶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与油茶生产的关联性特征,气象科技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为油茶产业科学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玉屏县人民政府网

[2]齐 玮,齐移民,魏雪平,等,浅谈万年县适宜油茶种植地气候区划与栽培技术[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知识力量学术版),2012,7(7):32-33

[3]齐 玮,齐移民,李杭玥,等,德兴红花油茶主产区的气候特征及红花油茶栽培技术[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4)426-428

[4]玉屏县人民政府网

[5]周淑贞、张如一、张超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6]陆时万, 徐祥生, 沈敏健主编《植物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7]庄瑞林 中国油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

[8]陈永忠 王德斌 油茶综合利用浅析[J]1997(04)

[9]:李家丽 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期刊论文] 科海故事博览 科技探索2010(11)

作者简介:邓岑,女,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气象局。


推荐访问:苗期 油茶 关联性 浅析 技术管理

猜你喜欢